西藏鉬片產量
西藏鉬片產量大概數據
時間 | 品名 | 產量范圍 | 單位 |
---|---|---|---|
2015 | 西藏鉬片 | 300-350 | 噸 |
2016 | 西藏鉬片 | 350-400 | 噸 |
2017 | 西藏鉬片 | 400-450 | 噸 |
2018 | 西藏鉬片 | 450-500 | 噸 |
2019 | 西藏鉬片 | 500-550 | 噸 |
2020 | 西藏鉬片 | 550-600 | 噸 |
西藏鉬片產量行情
西藏鉬片產量資訊
海外不確定性+國內政策支持 汽車芯片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
行業媒體報道,備受矚目的第21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2025上海車展)即將于4月23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盛大開幕。作為2025上海車展的主題論壇之一,“2025汽車半導體生態大會暨中國車規芯片技術路演”定于4月25日-26日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辦。 根據《中國智能駕駛商業化發展白皮書》顯示,2024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達11082億元,增速為34%,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萬億。隨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的推動下,汽車芯片用量、價值和重要性也在日益提升。國海證券指出,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中國工信部要求整車企業到2025年國產化單類比例要達到10%,總量比例要達到20%,而在2022年對應兩項比例僅為2.5%、5%。政策引導疊加整車廠及各級供應商配合下,近幾年國產芯片發展迅速:2024年,部分整車企業芯片國產化率已完成2025年目標。預計未來在海外管控的政策不確定性+國內政策支持下,中國汽車芯片國產化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據財聯社主題庫顯示,相關上市公司中: 唯捷創芯 表示,作為國內首家大規模量產L-PAMiD產品和5G車規級射頻產品的企業,將積極把握結構性機會,持續加大高端產品研發投入,提升核心產品性能與可靠性。 中穎電子 工控級MCU產品已經大規模銷售到下游客戶,車規級MCU有小量應用。
2025-04-21 08:34:14科創板芯片企業集體發聲:模擬芯片國產化加速 細分領域技術實現突破
2024年度科創板芯片設計環節行業集體業績說明會今日(4月17日)舉行,樂鑫科技、晶晨股份、晶豐明源、賽微微電等17家科創板芯片設計公司參加,就市場關注話題及公司業務進展、產品策略回答投資者提問。 與會企業表示,受國產化、數字化趨勢影響,近期整體訂單增長顯著,終端需求火熱。盡管全球市場面臨貿易政策沖擊,但多家企業表示,由于直接對美出口占比小,產品技術實現自主化發展并在細分領域形成競爭優勢,建立了多源化的供應鏈體系或全球化運營體系,終端市場廣闊并與客戶形成深度合作等原因,其受影響程度有限。 模擬芯片國產化加速 細分領域實現突破 模擬芯片板塊在中國反制美國所謂“對等關稅”的背景下,本周持續受到A股市場關注。由于模擬芯片多采用IDM模式,全球前十大模擬芯片公司中半數為美國公司,疊加當前模擬國產化率約為20%,機構預計國產化空間較大。 在今日(4月17日)舉行的2024年度科創板芯片設計環節行業集體業績說明會上,有模擬芯片企業負責人表示,近期其客戶訂單增長明顯。 賽微微電董事長、總經理蔣燕波在業績會上回答《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問表示,在國際貿易政策的不斷變化中, 今年一季度,公司生產經營及訂單情況正常,客戶訂單同比有一定增長 。據了解,賽微微電產品包括電池安全芯片、電池計量芯片和充電管理等模擬芯片。 臻鐳科技董事長郁發新今日(4月17日)也表示, 近期公司新簽訂單和新增項目明顯增多 ,公司管理層對2025年公司經營發展很有信心。 臻鐳科技主要產品包括射頻收發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微系統及模組等。郁發新表示,該公司產品100%內銷,無對美國出口業務,公司將受益于特種裝備建設加速、國防信息化率提升和國產化率提高等行業因素驅動。 盡管美國德州儀器(TI)、亞德諾(ADI)等模擬芯片知名大廠的綜合實力強、產品線眾多,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但在今日(4月17日)的業績會上,多位國產廠商負責人表示,在不少細分產品線上,通過與本土終端企業深入合作,已形成部分產品的替代或技術能力比肩,并受到客戶廣泛認可,結合新興產業創新應用能夠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 晶豐明源董事長、總經理胡黎強回答投資者提問表示,模擬芯片設計行業一直以來具有設計研發周期長、依賴設計人員從業經驗的特點, 目前來看大部分國內廠商仍然集中在中低端電源芯片領域,僅有少部分企業打破了國外廠商在高端芯片領域長期壟斷的格局 。 胡黎強表示,晶豐明源在技術領先領域持續迭代、優化產品結構的同時,也通過對四川易沖等項目的重大資產重組,在客戶資源、技術積累、供應鏈等方面積極互補,增強主營業務的市場競爭優勢。 賽微微電蔣燕波表示,亞德諾半導體(ADI)、德州儀器(TI)等國際知名企業基于其強大的綜合實力、眾多的產品線,仍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公司主要產品在電池管理芯片領域與其展開競爭。 “相比競爭對手,公司在電池管理芯片領域能夠更為靈活和敏銳地捕捉客戶需求并快速作出響應,依托于穩定的供貨能力和優異的品牌認可度,取得良好的市場份額。目前,公司已成為電池管理芯片領域主要的國內供應商,產品均已應用于相關行業國內外知名客戶的產品中。” 臻鐳科技董事長郁發新稱,該公司部分核心產品技術指標已達到亞德諾半導體(ADI)、德州儀器(TI)等外商相當的國際先進水平。 必易微董事長、總經理謝朋村表示,該公司持續在模擬及數模混合芯片領域深耕,經過多年的創新和積累,在本領域掌握了諸多核心技術并持續更新升級產品,部分技術及產品已達到國際領先、行業領先標準,在完成國產化的同時蘊含更多創新點滿足客戶需求。 芯海科技董事長、總經理盧國建表示,該公司一直積極拓展符合公司戰略發展方向的國內外客戶,多款芯片成功實現了國產化,比如高精度ADC芯片、EC系列芯片、PD芯片、BMS芯片、傳感器調理芯片等。未來公司將基于對細分市場及應用場景的深刻理解,以更創新的產品及優質服務來滿足用戶需求,在戰略主航道內逐步實現國產化發展。 AI驅動SoC芯片廠商業績爆發 差異化競爭成關鍵 今年一季度,多家A股SoC芯片企業實現業績爆發。泰凌微此前預告,Q1營收約2.3億元,同比增長43%;歸母凈利潤約35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炬芯科技預計,一季度營收約1.91億元,同比增長61%;歸母凈利潤4130萬元,同比增長383.91%。晶晨股份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5.30億元,同比增長10.98%,營收創歷史同期新高。 AI終端應用已成為SoC芯片行業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 安凱微董事長、總經理胡勝發在業績會上回答《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問表示, 從今年一季度收到的市場信息來看,目前市場對帶有AI功能的終端需求熱情很高 。但這些需求最終落地還需要終端用戶的實際采購來驗證。 據胡勝發判斷,從增速來看,預計今年AI眼鏡會迎來爆發,從增量來看這一應用還是較小的市場。“對我們業績會有明顯影響的新興應用,在于去年就已經出貨但還不多的一些智能應用產品,比如支持生物識別的芯片、智能鎖相關芯片。” 炬芯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周正宇表示, AI眼鏡、AI玩具等新興應用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從下游客戶的分布來看,海內外對于新興終端應用的投入仍然保持較高的熱度,開發者以及潛在的消費者分布上也較為分散 。公司將持續密切關注下游市場需求及創新趨勢,不斷優化產品矩陣。 樂鑫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瑞安在業績會上表示,該公司產品尚未應用于AI眼鏡這類終端, 不過主要得益于數字化在各產業領域的深度滲透,其業務實現穩健增長。從全球范圍來看,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海外其他區域,下游應用場景還在不斷拓展,催生了更多的數字化需求 。 張瑞安透露,該公司工業控制、能源管理、健康醫療等領域增長較為明顯。“隨著公司進入越來越多的市場,能夠享受的市場成長紅利就越多,可以平滑掉單一行業的周期性波動。”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產終端SoC芯片終端需求強勁帶動出貨增長的同時,行業也擔憂上游芯片產品陷入同質化競爭。 安凱微胡勝發表示, 整個SoC芯片行業存在同質化的競爭,這樣的競爭有可能加劇價格的競爭與供應鏈產能的競爭。“我們在看到這樣情況的同時,也關注到已有一些友商由于規模效應以及其它原因,退出了這樣的競爭。去年Q4以來,我們看到整個行業還是處于上升發展的勢頭,但價格壓力依然存在。” 不過胡勝發也認為,這樣競爭是正常的。面對這樣的競爭,公司采取措施首先就是要通過技術創新的手段,讓其產品更具競爭力;其次,通過增加產品品類,提升細分市場覆蓋率,進而增加客戶粘性。 樂鑫科技張瑞安表示,同質化只是表象,本質上反映的是企業產品差異化的價值挖掘能力。 據介紹,該公司面對競爭的核心應對策略,包括持續創新并投入研發,推動SoC從“通信芯片”向“平臺級芯片”升級。具體來看,樂鑫科技ESP32系列通過集成AI、圖形、音頻、低功耗管理等能力,拓展單芯片的系統邊界;在軟件、開發工具鏈、生態支持等方面的積累,形成軟硬一體化優勢,為客戶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而非單純硬件銷售。 晶晨股份董事、董事會秘書余莉表示,端側SoC的應用領域廣闊,并且隨著智能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有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與應用形態出現。當前端側SoC市場整體還是一個不斷增長的增量市場,各研發企業處于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與快速落地新技術的階段,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研發實力、市場響應能力,服務客戶能力的比拼。 炬芯科技周正宇則表示,AIoT市場的品類和規模是巨大的,SoC芯片廠商在各自所擅長的品類以及專注的客戶群體進行市場拓展,從技術背景和應用品類上,仍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化競爭態勢。炬芯科技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內,將繼續圍繞端側產品AI化升級的趨勢,持續打造低功耗端側AI算力平臺,從芯片算力、無線連接技術以及AI開發生態三個維度進行研發投入,持續保持競爭優勢。 多家企業稱美國關稅沖擊影響有限 全球化布局韌性凸顯 關于美國出臺的所謂“對等關稅”對企業業務的影響,今日(4月17日)多家企業基于對自身評估,再次向市場做出回應。 晶晨股份余莉表示,公司多年來實施全球化戰略布局,產品行銷全球,形成了多區域化、分散的、非單一的海外市場,并建立了成熟穩定的全球化運營體系。公司外銷產品均不在美國交付,該關稅政策對公司沒有直接影響。公司所處的市場領域,由智能化技術驅動的市場需求上升的趨勢不會改變,公司新產品持續上市帶來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的趨勢不會改變,公司持續改善運營效率帶來的盈利能力增強的趨勢不會改變。 炬芯科技周正宇表示,根據公司芯片下游應用場景、客戶地域以及最終消費者分布情況分析,美國關稅政策對于公司的直接影響較小。 “首先,公司芯片的銷售模式主要為客戶下單后,交付給指定加工廠或ODM廠商,最終集成在AIoT終端產品后整機進行銷售,并未直接對美國出口芯片,且 通常情況下,SoC芯片供應商除了提供芯片,還為客戶提供融合軟硬件和算法的整體解決方案,品牌客戶在選定芯片供應商后不會輕易發生變動,具有較強的客戶粘性,據了解ODM廠商和加工廠也在全球范圍布局了產能產線 。” “其次,公司客戶來自中國大陸、歐洲、日本、韓國、新加坡、北美、澳大利亞、印度等區域, 客戶地域分布上呈現多元化,以哈曼和Bose為代表的美國本土品牌客戶亦是面向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進行銷售,AIoT終端消費者在地區分布上較為均衡,且在消費電子領域,關稅價格通常由進口商承擔,價格傳導機制上對于消費電子供應鏈企業影響有限 。” “最后,公司已與下游客戶、ODM廠商進行了充分溝通準備,從供應鏈安全角度積極做好了相應預案措施,相互協同以應對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周正宇如是稱。 樂鑫科技張瑞安表示,該公司直接對美出口比例非常小,間接比例無法統計,目前尚無法估算影響。“我們不承擔關稅部分,因此單品利潤不會受到擠壓。” 賽微微電蔣燕波表示,公司不存在直接對美國出口的業務,但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面向美國銷售的終端客戶影響相對較大。賽微微電產品終端客戶包括多個知名ODM廠商,產品廣泛應用于行業知名品牌的終端產品,這些終端客戶的產品在美國廣泛銷售,如果貿易摩擦加劇,會對公司終端客戶在美國的銷售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可能影響公司境外終端市場產品銷量,并可能對公司面向境外銷售的產品毛利率產生一定影響。 芯海科技盧國建表示,公司海外業務敞口較低,2024年公司境外業務收入2792萬元,占公司收入比例3.98%,因此截至目前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整體影響較小。公司長期致力于全信號鏈芯片的自主創新, 關稅沖突有望進一步提升國產芯片份額,有利于具備核心技術和客戶基礎的國產芯片企業。并且公司高度重視供應鏈能力建設,產品多源供應的供應鏈體系有利于公司供應鏈安全,且能有效的保障公司產能供給,降低產能波動對公司產品交付及時性的影響 。
2025-04-18 13:11:43芯片大廠AMD警告:美國政府對華出口限制將增加8億美元額外費用
據英偉達周二公布的8-K文件,美國政府通知該公司向中國市場銷售尖端芯片時,需要得到美國政府的許可證。而這一政策預計在第一季度中令公司額外增加55億美元相關費用計提。 特朗普政府這一蠻橫設障的做法不僅僅是英偉達的一家之痛。另一家半導體巨頭AMD周三也警告,由于特朗普政府最近對向中國出口先進處理器作出限制,該公司預計將產生高達8億美元的費用計提。 額外的8億美元的費用與庫存、采購承諾和準備金計提有關,與英偉達所列出的相一致。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也在周二晚些時候證實,白宮將發布新的芯片出口許可要求,包括英偉達的H20、AMD的MI308及其同類產品。 而中國是AMD的第二大市場,去年貢獻了超過62億美元的銷售額,占到總銷售額的24%以上,新的出口限制對AMD的業績同樣造成了巨大壓力。 此外,據稱英特爾也已下發通知,其部分先進人工智能處理器的對華銷售將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涉及到Gaudi系列產品。 AMD表示,將申請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證,但無法保證一定能獲得批準。 受到不確定性影響,美股周三市場上芯片股全線大跌,AMD、阿斯麥跌超7%,英偉達跌超6%,臺積電、英特爾跌超3%,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4.1%。 偷雞不成蝕把米 特朗普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正在使包括英偉達及AMD在內的半導體巨頭的前景變得更加復雜。 周三,芯片設備制造商阿斯麥也警告,由于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全球芯片的需求正受到影響。這也可能造成人工智能熱潮被人為冷卻。 Running Point Capital首席投資官Michael Ashley Schulman表示,美國對英偉達H20芯片的出口限制凸顯出科技和半導體行業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尤其是在特朗普時代。這種不可預測性也給企業和投資市場帶來了沖擊。 Ber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則指出,這一舉動頗令市場意外,因為上周還有消息傳言,在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出席海湖莊園晚宴之后,特朗普政府計劃取消對芯片出口的限制。 他還補充稱,英偉達的H20在中國市場銷售額約為120億美元,總體來說并不算太高,遠低于中國市場競爭對手的相關產品。特朗普的禁令實際上只是將中國人工智能市場拱手讓給了華為。
2025-04-17 13:22:22阿斯麥一季度預定量低于預期 特朗普關稅引發芯片行業需求擔憂!
荷蘭半導體設備公司阿斯麥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令市場擔憂的是,該公司警告關稅影響了宏觀經濟環境,并打擊了阿斯麥的市場需求,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財報顯示,阿斯麥在第一季度的凈訂單額為39.4億歐元,低于預期的48.9億歐元。該公司的一季度凈銷售額為77.4億歐元,略低于預期的78億歐元;凈利潤為23.6億歐元,高于預期的23億歐元。 凈訂單額的未達預期可能預示著行業對于關鍵芯片制造設備的需求已經放緩。阿斯麥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 Fouquet指出,人工智能仍是芯片設備需求的關鍵推動力,但部分客戶的不確定性,可能將導致阿斯麥全年的營收低于預期。 阿斯麥預計,公司在2025年的營收將在300億歐元至350億歐元之間。Fouquet表示,阿斯麥現在必須非常謹慎地觀察關稅帶來的影響。 周三歐股盤中,阿斯麥在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暫停交易,暫停交易前跌幅6.5%。 反復橫跳 Fouquet表示,他與客戶的對話支持了阿斯麥的預期,即在2025年和2026年繼續實現增長。但關稅導致了市場動態的轉變,使一些客戶比其他客戶受益更多,這既帶來了上行潛力,也帶來了下行風險。 由于擔憂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將影響半導體供應鏈,過去兩周全球芯片庫存一直很脆弱。 上周,美國政府宣布智能手機、電腦和半導體將暫時免于被征收對等關稅。然而上周日,特朗普及其高級貿易官員卻發表言論,聲稱電子行業不會獲得關稅豁免,這些商品將被轉移到另一個關稅類別中,引發了市場的混亂。 周二,美國聯邦政府發布公告稱,美國商務部正在對半導體技術及相關下游產品的進口進行國家安全調查,這讓芯片行業情緒再次變得緊張。 兩位知情人士稱,根據上周與華盛頓官員和議員討論的計算結果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新關稅可能使美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每年損失超過10億美元。
2025-04-17 08:47:28關稅風波下的芯片市場:華強北商家“捂”貨待漲 國產半導體廠商已接到“替代”訂單
“現在都在觀望,封庫存了,大家擔心價格會暴漲暴跌。”一位深圳華強北檔口老板告訴財聯社記者,近期關稅戰愈演愈烈,美國方面朝令夕改,關稅政策對全球芯片產業的影響撲朔迷離。 財聯社記者實地走訪被稱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深圳華強北了解到,目前多家檔口對CPU、GPU等熱門芯片的報價已經暫停,且多家檔口關門歇業,持貨待漲。 同時,財聯社記者從芯片產業鏈多方獲悉,美國本土IDM受關稅戰的影響或最大,預計存儲、MCU等部分芯片渠道價將上漲。反觀國內,多家電子元器件上市公司稱,由于美國芯片業務占比較低,關稅戰實際影響有限。同時,多位受訪的半導體產業鏈人士表示,關稅新政出臺后接到更多來自國內客戶的咨詢,“涉及到美國原產地的產品,已經有下游客戶開始跟我們溝通(國產)替代的可行性了。”一名上市電子元器件分銷企業高管告訴財聯社記者。 華強北熱門芯片商持貨待漲 4月14日上午,深圳華強北。財聯社記者走訪發現,多家售賣CPU、GPU等熱門芯片的商家并未開檔。“好幾家CPU的檔口上周五就關門了,暫停營業了。”一位檔口主告訴記者。 問及英偉達5090、5080 GPU及英特爾、AMD等廠商的CPU價格時,一位華強北電腦組裝老板稱,目前問不到價格,因為上游渠道正封庫存觀望,“目前新進產品價格存在極大不確定性,大家既害怕賣虧了,又害怕高價進的貨砸在手里。” “一天一個價格,上周我給一個企業客戶配置了一臺電腦是5000元,客戶滿意之后想多定幾臺,但是一周之內同樣配置的電腦從5000元上漲到5200元再到5800元,客戶就說先不要了。”上述電腦組裝老板說。 “價格這幾天肯定是有波動的。很多美國品牌的元器件現貨商現在基本上都囤貨,或者說捂貨不出貨。”一位資深元器件行業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群智咨詢(Sigmaintell)半導體事業部資深分析師楊圣心也告訴財聯社記者,“漲價早已開始,暫停報價就是因為價格變化過快。” 不過,并非所有芯片報價都受到關稅風波影響。在談及存儲芯片時,多位廠商表示,雖然價格在漲,但均有現貨,且價格波動不會太大。 一位上述華強北電腦組裝老板告訴財聯社記者,他已經進行了小批量的國產固態硬盤備貨。 一家AI企業采購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芯片一般通過代理商進口,目前仍在正常報價,未收到大幅漲價通知。針對后續可能出現的漲價風險仍在調查,同時他強調,“除了關稅漲價,可能還會有匯率變動風險。” “我們TI的物料流片在美國,封測在東南亞。我們向各個代理確認,目前反饋暫時沒有要漲價,但代理商建議適當備點庫存。”上述負責人稱。 此外,記者于華強北市場留意到,有相當多主營業務為二三極管、LED電源芯片、單片機等非熱門品類芯片的商家仍在正常營業及報價,一位主營羅姆品牌產品的商家表示,目前現貨充足,有需求可以溝通。 一名上市公司高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暫停報價既有供應商也有企業行為,“畢竟這個關稅事件太突然,大家都需要評估,供應商要評估該按什么標準報價,企業也會評估還要不要買,這不是幾天就能確定的,何況可能還要再觀望下有沒有新的變化。” 上述資深元器件行業人士進一步告訴記者,大部分產品現在市場并不缺貨,庫存還有很多,不管是原廠、代理商、現貨商、客戶端都有現貨。庫存沒有消化完,需求也沒有增長。此外,漲這么高的價錢,市場很難消化。“我認為,結局很可能是現貨商漲個30-50個點,這一波就已經到頂了。現在反而是一些現貨快速消化庫存,快速跑路的好機會。” 美國本土IDM受影響或最大 部分芯片渠道價將上升 目前,從幾家主業涉及電子元器件分銷的上市公司回應來看,近期“關稅戰”對公司業務的實際影響有限。 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神州數碼(000034.SZ),證券部人士稱關稅戰對公司IT分銷業務的影響不大,“因為實際從美國進口的比例是非常小的,大部分來自東南亞或大陸地區的廠商或者產線。” 中電港(001287.SZ)證券部人士告訴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來自美國的芯片現在占比是個位數,關稅戰的影響有限。” 深圳華強(000062.SZ)近期亦發布公告稱,本次關稅政策的變化對經營的直接影響有限。采購端,對公司去年分銷的全部SKU進行初步排查后發現,原產于美國的SKU數量不到100個,對應的采購金額占公司采購總額的比例僅約0.2%。銷售端,去年出口業務金額占公司收入總額的比例約為2%,且基本上沒有出口至美國的業務。 英唐智控(300131.SZ)方面亦告訴財聯社記者,沒有原產地來自美國的芯片,因而不受影響。 上周五,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緊急通知,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規定,“集成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受此消息影響,德州儀器、英特爾、格芯、美光在內的多公司股價應聲下跌。財聯社記者向英特爾相關人士詢問相關影響,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主要影響流片在美國本土的廠商,尤其IDM受影響較大。設計廠商多數投片在臺積電、三星等非美國代工廠,受影響相對小。”楊圣心向財聯社記者分析。 頭豹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張俊雅向財聯社記者分析,相關關稅政策將主要沖擊在美國擁有晶圓廠的IDM企業和依賴美國晶圓廠代工的IC設計公司,比如模擬芯片廠商(德州儀器TI、安森美、亞德諾ADI)、邏輯芯片廠商(英特爾)、存儲芯片廠商(美光),以及少數IC設計廠商(Qorvo)等,短期內將造成訂單暫停和庫存積壓,如果無法通過轉移產能規避關稅,可能被迫漲價。長期來看,可能會迫使美企將晶圓產能轉移至美國以外的地區如東南亞、歐洲,但產線遷移成本極高。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前述這一規定將不會影響非美國本土晶圓廠代工的設計企業,包括英偉達。一位英偉達產業鏈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美國關稅政策目前影響有限。上周財聯社曾報道,以今年爆火的英偉達H20芯片為例,“貨很緊張,目前不夠交付,但短期內緊張主要是因為真實的需求存在,以及防止被禁(而囤貨),并非受關稅政策影響。” 據楊圣心觀察,近期的關稅戰下,多數國內Fab反饋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國內設計公司的客戶也以本土廠商為主,因而影響較小。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在關稅政策方面屢屢朝令夕改。美東時間4月12日,美方公布相關備忘錄,豁免計算機、智能手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不過,周末白宮人士卻稱特朗普即將發布針對半導體的232條款研究報告;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又稱電子產品將納入即將出臺的行業關稅,并將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實施。 張俊雅告訴財聯社記者,CPU、AI芯片、車規級功率器件三類芯片在國內目前自給率比較低,如英特爾、AMD的高端處理器在服務器、PC領域仍占主導,TI、安森美的IGBT、MOSFET在新能源車領域不可替代性較高。 “但關稅政策是否造成影響,現階段主要看芯片原產地是否為美國,而非是否實現自給。目前這些芯片仍然是非美系代工為主。但渠道商借機抬價是不可避免的,存儲、MCU等芯片的渠道價格會有一定上升。”楊圣心認為。 國產廠商稱已接到“替代”訂單 國產化加速成共識 在張俊雅看來,近期的關稅戰總體上將加速半導體領域國產化進程,尤其是消費電子、工控領域(如模擬芯片、MOSFET);國內晶圓廠也將加速研發高端產品(如中芯國際)、長鑫存儲(DDR6/HBM)。同時,半導體設備/材料端也將獲得更多的驗證機會,國內封測廠商也會獲得更多的訂單。 “涉及到美國原產地的產品,已經有下游客戶開始跟我們溝通(國產)的可行性了。”一名上市分銷企業高管告訴財聯社記者。 他認為,相關政策變化將給國產芯片行業帶來利好。“短期來看,無法進口的芯片需要有替代產品,長期來看,會督促大家增加國產芯片的采購占比,防止更加極端的情況出現。趨勢是肯定的,但是替代得有一個過程,配套的設計、軟件、工藝可能都需要調整,每家產品替換的節奏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國內某三代半IDM廠商也認為國產化將加速,并表示已在和下游進行溝通,“不過市場還沒這么快反應上來,導入到量產,中間有個時間過程。” 財聯社記者問及神州數碼IT分銷業務中的美國芯片占比情況,公司人士稱,“我們沒有具體拆分出來,但國內品牌的占比是在不斷增長的。” “關稅戰后下游(對國內設備的)需求增多,已經有客戶來找我們咨詢。”一位國產半導體設備商也告訴財聯社記者。 另有國產存儲廠商人士也認同關稅戰利好國產化的觀點,但他向財聯社記者坦言,“我們準備的比較早,不過目前從需求看其實還好。” 他分析,“因為供應鏈太長了,光機臺就幾百種,供應鏈上國產化的選項還是挺多的,就算是不能完全規避的類別,可以由供應商發起豁免申請。不過,部分國產供應商設備里也會有美源的部件,不能一概而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產品的增長已經成為一些經銷商的重要業績增長來源。深圳華強今日公告,預計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為9644萬元-11481萬元,同比增長68%-100%。公司持續深化與重點產品線和客戶的合作,積極開拓市場,實現了業務規模的穩步增長,并加大國產半導體品牌的推廣力度,報告期內中國本土產品線的銷售收入增長成為公司收入增長主要來源。
2025-04-15 08:52:23